中国的美食千变万化,各地都有各地的特色。
不过,若要问你最喜欢吃哪里的美食。
八成的回答是——家乡菜。
家乡的饭菜终究是难以替代的。
虽然在外人看来,不一定是什么神仙美食。
但在自己眼里,家里的饭菜总是格外的香喷喷,吃不够。
一想到那熟悉的味道,也就想起了家乡。
想起了许久未见的父母亲人,想起了记忆深处的童年时光。
最近,恰好出了一部真人秀,便是以此为题材。
跟着一个个嘉宾,去他的家里做客吃饭。
当然,这里面的故事,可不仅仅只有「吃」这么简单。
《去你家吃饭好吗?》
节目一共6期,已全部上线,在B站上飙到了9.8高分。
豆瓣评分目前停留在8.7分,最高时也曾达到8.9分。
口碑可谓是相当不俗。
节目邀请的嘉宾很有意思,不是什么影视明星,而是网红主播。
比如做舞蹈的泡芙喵,做美食的饼叔、蛋*派,分享生活的宝剑嫂,还有拍短视频的朱一旦等等。
在屏幕上,他们是粉丝百万的网红。
在屏幕外,他们是朴实平凡的素人。
有着各自的幸福与烦恼。
而观众也能从中看到自己的影子。
回家吃饭的味道,人人都有几分相似。
故乡的味道
所有漂泊在外的年轻人都会有个共识:
异乡的饭菜,总会差点意思。
节目第一集的主人公,是一名舞蹈区的热门up主,泡芙喵。
她从小在安庆长大,现在一人一猫住在大上海。
已有百万粉丝的她,平时过得深居简出,一日三餐都是吃外卖。
最爱吃的是西红柿鸡蛋汤。
但在外面吃的,总还是少了些味道。
「跟我爸比起来,还是不太行。」
去年年底,她邀请了另外两名博主好友(中国boy和六道轮回),一起回老家探亲。
老家是在乡下。
路开到一半,就感受到一股浓郁的生活气息便扑面而来。
来到泡芙外婆家。
虽然比较简陋,但十分敞亮、安静。
视野开阔,空气清新。
都市生活的快节奏、紧张感,顿时一扫而光。
回到家的第一顿饭,便是由泡芙爸爸亲自下厨。
据说,爸爸平时做饭做得少。
但只要闺女一回家,必定要露上两手。
不仅做了闺女最爱的西红柿蛋花汤,还有秘制的红烧肉。
外婆和妈妈也没闲着,各自拿出了绝活。
糯米丸子,羊蝎子,粉蒸肉,老母鸡汤……
一桌美味大餐摆在了眼前。
正所谓,家宴才是最高级别的招待。
非一般客人哪里享受得到。
做客的两位博主这下有口福了,大吃了起来。
虽说这并非什么网红餐厅,或是名牌大厨。
只是普普通通的家常菜。
但就是这家常便饭,才成了每个人心目中最好的美食。
这样的食物,注入的是家的味道。
对于常年在外打工、创业的年轻人来说。
能吃上一趟这样的家常菜,简直就是一种奢侈的幸福。
无论是自己吃,还是请朋友来吃。
都比在餐厅或外卖,香得多。
吃饭完毕,三人坐在门口聊天。
乡下的天黑得早,没什么娱乐设施。
周围很安静,只听得见昆虫吱吱的鸣叫。
泡芙喵聊起自己曾经因为没买到票,错过了回家过年的机会。
家里热闹非凡,烧了一大桌菜却无法享受。
而自己只能一个人吃着老坛酸菜面,拿着电脑看春晚。
伤心到眼泪都滴到了酸菜面里,苦涩的感觉只有自己吞咽。
看到这里,鱼叔不禁想起了今年春节。
因为疫情复发,也有很多人就地过年,没能返乡。
虽说是积极响应号召,但错过团圆饭终究还是有些难过。
即便是想去点一份家乡菜,到了嘴边却依然差了一点滋味。
这份滋味,便是故乡的味道。
亲情的味道
对于中国人来说,「吃」不仅仅是填饱肚子那么简单。
许多时候,它代表了一种家庭仪式。
逢年过节,迎宾送客,都得好好摆上一桌。
小小的餐桌上,承载了无数动人的故事。
也让我们可以窥见不同的家庭文化。
最经典的莫过于李安拍摄的《饮食男女》。
中式家庭的矛盾与羁绊,都与传统美食紧紧绑在了一块。
在这档节目中,也能透过餐桌看到背后深藏的亲情。
一饭一菜,既流露出对当下的享受,也饱含了对往事的回忆。
比如,泡芙喵就在饭桌上回忆起了自己的童年。
因为父母在外挣钱养家,她就被丢在了乡下外婆家,成了留守儿童。
父母几乎缺席了女儿的成长。
虽然是无奈之举,但直到现在,心里都感到有所亏欠。
在女儿长大后,他们只想着多做一些,来弥补心中的遗憾。
为女儿多做几道菜,或是为女儿每个视频都一键三连。
中国人表达情感的方式终究是含蓄的。
特别是跟自己亲近的家人。
「爱」「谢谢」「对不起」……这些字眼有时候很难开口。
成年后的泡芙喵,鲜少跟父母谈起过去。
爸爸以为她有所介怀,担心闺女因此不爱他们。
但其实泡芙喵对父母为自己做的一点一滴都放在心上。
她说,她感到自己很幸运。
有一个无论怎样都支持自己的父母。
话匣子一打开,父女之间彻底消除了隔阂。
另一集里,生活博主宝剑嫂也拉着好友回到家乡湖南。
父母为了迎接女儿回家,早早就开始准备家宴。
没过多久,一桌正宗的湘菜摆好上桌。
宝剑嫂聊起自己的妈妈。
就像天下所有的妈妈一样,整天唠叨个没完。
反复叮嘱她要多运动,吃得健康,多注意身体。
唠叨的背后,其实都是对女儿身体的关心。
用她的话说,妈妈人生的90%的意义是把她带好。
有一回,妈妈看到了女儿的体检报告,着急得晚上睡不着觉。
妈妈的关心不仅仅停留在口头上。
宝剑嫂一回家,妈妈给她们下午安排了行程——练瑜伽。
对有十多年瑜伽经验的妈妈来说,这些都是小意思。
但对瑜伽小白宝剑嫂来说,简直是「大型翻车现场」。
之后听到宝剑嫂要带拉宏桑出去吃小吃,妈妈却说她就不参加了。
她希望拉宏桑第一次来,就让她们两个人好好玩。
随后又加了几句叮嘱:
少吃一点点,请求你们,健康出发。
宝剑嫂家庭至今保留着一个很特殊的沟通方式——写信。
在宝剑嫂房间的小柜子里,存放着父母写给她的每一封信。
如今再重新翻看,依然能感受到爸爸过去给女儿打的「鸡血」。
可这些激励的话,为什么都是写信而不是直接说?
因为在宝剑嫂的父母看来,文字会比语言更加理性,也更有力量。
说话容易口无遮拦而导致犯错,但精心思考写下的文字不会。
在信中,我们还能看到爸爸写给女儿的反省:
「爸爸平常也有很多不对的地方,对于你,过于严厉,缺乏沟通,有时候没有顾及你的感受。爸爸今天反省了自己,我的确不对。希望我们相互监督,好吗?」
父母不善在言语上表达对儿女的爱,但不说并不代表不爱。
最可贵的是,宝剑嫂父母会不断反省,主动认错。
这样的举动很少有家长能够做到。
这次回来,宝剑嫂也给爸爸妈妈写了一封信,名为《致你》。
信中写到:
「每次我在杭州想拿什么东西,就想喊妈妈帮我搞一下。说完之后发现,我在杭州家里没有妈妈。」
寻找父母的意识,换来的只有无声的回应。
这种失落的心情,恐怕所有在外闯荡的人都能感同身受。
聚少离多的一家人,能在餐桌旁团团围坐便已是最大的幸福。
平日里的鲜少交谈,此时总会轻易展现。
家人之间因为太过熟悉,总怕说一些矫情的话。
孩子对父母的爱,或父母对孩子的爱,平时好像感觉不到。
可细细品起来,又发现是那么深挚,厚重。
这,就是亲情的味道。
离别的味道
回家的日子是幸福的。
工作的压力,社交的烦恼,全都抛之脑后。
只需享受家里的清静、悠闲,和无限的爱意。
但,遗憾的是,有聚就有离。
回家的日子又总是那么短暂。
泡芙喵在家呆了两天就因为工作要返回上海。
正当她收拾完行李箱,回头一看。
没想到,爸爸竟在角落里哭了起来。
人啊,年纪越大,内心也越脆弱。
从闺女刚回家时的满心欢喜,到眼见闺女要离去的不舍与难过。
瞬间的填满与掏空,让泡芙爸爸一下子没忍住眼泪。
结果竟然是女儿来哄爸爸别哭。
这场面既有些滑稽好笑,又有些刺痛人心。
试想,有哪个父母不会因为自己儿女远离而落空空?
更让鱼叔感慨的,是美食博主食贫道的那一集。
博主本名张竣,被粉丝亲切地称呼为「饼叔」。
作为一名央视的前驻外战地记者,饼叔年轻时的模样许多人应该还有点印象。
曾走过切尔诺贝利报道核泄漏往事,前往俄罗斯报道克里米亚危机;
在乌克兰经历顿涅茨克机场激战,距离爆炸榴弹仅50米。
他这次邀请好友朱一旦回老家济南,看望88岁高龄的奶奶。
旦总应该不用过多介绍。
疫情期间凭借一部短视频《一块劳力士的回家路》,大火破圈。
死亡凝视+枯燥一笑,成了他的招牌表情包。
饼叔其实在去年1月的时候,专门回家拍过奶奶。
那会儿,奶奶的身子骨还很硬朗。
由于疫情,耽搁了一年时间没回老家。
没成想,再次看到奶奶时,身体却大不如前。
甚至还因为一次意外造成肋骨骨裂,必须天天在家静养。
孩子们小时候总以为长辈一直都不会变。
直到自己长大后,才会感受到岁月的痕迹慢慢在老人身上体现了出来。
这时候才悔恨,怎么过去不多回家几次呢。
奶奶一见到孙子来了,瞬间就把开心写在了脸上。
紧紧攥着饼叔的手,久久不放开。
奶奶出身于书香门第之家。
毕业于金陵女子大学(中国第一所女子大学),曾经担任济南钢铁厂附属中学的校长。
年轻时就是女强人,所以精力全部扑在工作上。
现在虽然高龄,却依然保持着自己独立的生活习惯。
晚辈可以常来,但是不能同住。
饼叔告诉朱一旦,奶奶以前从不说「让晚辈回来看她」这种话。
但从今年开始,奶奶开始不断打
「你们得多回来看看我,我可能没多少时间了。」
饭桌上,饼叔跟奶奶说,自己以后会常回来看望她。
奶奶缓缓抬起头看向饼叔,用有些感伤又有些不在意的声音说:
「能回来就回来,不能回来我绝不拉你们后腿,工作为重要。」
「我就希望我家孩子都能够以工作为主。」
年纪大了,但那股事业心从没变过。
而饼叔也反复嘱咐奶奶要保重身体。
对于孙子的叮嘱,奶奶全都欣然答应,回道:
「活着多和你们见几面。」
孙子临走时,腿脚不方便的奶奶不顾阻拦,还是执意要送送。
「我要送到门口。」
看着孙子的身影消失在视野中,奶奶也忍不住哭了。
驻足在门口,迟迟不愿离开。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离别与重逢一样,都属于回家的一部分。重逢是喜悦的,离别是感伤的。
离别的味道越是苦涩,就越提醒着身在远方的孩子们早日归来。
岁月无情,总是催人老。
一旦上了岁数,跟长辈们共处的时间就开始做起减法,见一面少一面。
晚辈能做的,只有常回家看看。
珍惜每一次相聚的时光,铭记每一份亲人的挂念。
亲情是一座山,无论你走得多远,它都会在你身后如影随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