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芙数法国原创袁念琪上海人家AB面
咋一听,泡芙(Puff)像上海话“泡货”,想是“穮禾”同音而来,“穮,禾虚貌”;(宋《集韵》)为体大内空稻谷。但泡芙腹中不空,而是丰厚多彩。蓬松酥脆的面皮里,奶油饱满,或卡士达酱、巧克力、冰淇淋等。有的面上还撒层糖粉,要么是干果仁和椰蓉等。别像有老外苦思冥想汤团馅如何放入?泡芙馅进入无外两招:刀或剪刀开泡芙后填入,或戳洞注入如油面筋塞肉。
图说:泡芙是美丽可爱的。
泡芙就是空心球+馅。空心球制作不凭酵母和膨胀剂,靠烫熟面粉发生糊化反应,在烘焙中膨胀成内空外脆的泡芙球;因此也有叫它“空心饼”。其大名却是来自圆的体型,法国人叫它Choux(卷心菜)、Chouxàlacrème(奶油卷心菜),也称上海人叫“紫卷心菜”的甘蓝菜(ChouxChantilly)。
图说:第戎,投宿修道院改建的酒店。
袁念琪摄
数次赴法,深感泡芙家族兴旺,最大众是奶油泡芙。在第戎时,住修道院改的酒店,吃到离经不叛道的咸泡芙古杰赫(Gougère)。无馅,咸味来自泡芙内格鲁伊埃(Gruyère)、孔泰(Comté)等奶酪,在洛桑吃过这些奶酪做的芝士火锅。
图说:第戎的咸泡芙古杰赫(Gougère),流行勃艮第地区,也是一味下酒伴侣。
泡芙有三经典:闪电,修女和车轮泡芙。说在法国五人行,必有一人吃闪电泡芙。难怪开业年的顶级美食品牌Fauchon(馥颂)每年9月办闪电泡芙周,演一场惊艳泡芙秀。
图说:吃起来快如闪电,大有迅雷不及掩耳之势。
闪电泡芙(éCLAIR)长形,廋长如指又叫“手指泡芙”,但还是叫它“闪电”的多。说名出泡芙裂痕和表层巧克力与糖衣的光亮,又说是因好吃而闪电般干掉。其实,快吃有因:要在所夹奶油未渗出、表层巧克力未化,趁皮正酥脆新鲜与柔软馅料反差口感鲜明。如今走红,想来是其长形为甜点师创作提供比圆形更为广阔的天地吧。
图说:以马卡龙闻名的LADURéE(拉杜丽),他家的玫瑰修女泡芙也是网红。
袁念琪摄
修女泡芙集美貌与端庄一身,它并非如蛋挞起源修道院,而是外形为大小两泡芙叠加似穿罩袍修女。那年,去以马卡龙闻名的LADURéE(拉杜丽),柜台里见修女泡芙、闪电泡芙,橱窗里还站着一排排泡芙塔。那修女泡芙是传统的,披巧克力装;说他家的玫瑰修女泡芙是网红。另受追捧的焦糖修女泡芙每个7.5欧,闪电泡芙5.9到7欧;而红酒一般才3至5欧一瓶。
图说:黄油焦糖修女泡芙是网红。
车轮泡芙,法国人叫“巴黎-布雷斯特Paris-Brest”,可谓成功文创产品。年,《小日报》主编皮埃尔?吉法德(PierreGiffard)创办巴黎—布雷斯特—巴黎(Paris-Brest-Paris)自行车赛,全程公里;早于环法12年。
图说:皮埃尔?吉法德不仅创办了PBP,也是车轮泡芙问世的推手。
赛事成功,吉法德请路易斯·杜兰德(LouisDurand)做个车轮状糕点纪念。初用甜面包面团,后改泡芙面团;横剖开成上下底;中填花纹状奶油或奶油、水果、坚果等,表层撒杏仁片和糖霜。说像车轮,亦如花环和皇冠。
图说:车轮泡芙。
甜点起源传说多有爱。说法国一农场主父亲反对女儿与雇工相恋,说只要能把牛奶装进蛋里,此事OK。俩人做出一道赢得爱情的点心——外如蛋壳且酥脆,馅料是结冻的牛奶。点心取名“泡芙”,由小伙名第一个发音和姑娘名最后一个发音组成。
另一起源说仍指向意大利美第奇家族的凯瑟琳·德·美第奇,如马卡龙一样。为她出嫁随行厨师中的潘塔内利(Pantanelli)年的发明,当时就叫patéàPantanelli(潘塔内利的馅饼),为泡芙雏形。
图说:不少美食的诞生,与这位皇后有关。
令泡芙大放光彩是泡芙塔(Croquembouche),有译为“放嘴里嚼”。它用焦糖将泡芙层叠塔状,饰水果、巧克力和糖粉等;还会贴上马卡龙。其出现并非偶然。17世纪的欧洲,王室、贵族和教皇以宴会显示财富和权力,标志是大餐桌中央可吃的“高耸的中心装饰物”。在意大利,有做了18英尺高进不了屋,主厨光火何不把屋顶抬高!
图说:越高越有腔调。
专家把泡芙塔看作该风格的遗存,但表达却变为越高越幸福。它成为法、意庆生、洗礼、结婚等场合的标配不奇怪,早在奥地利公主与法国皇太子的婚宴上,就作为压轴甜点表示喜庆与祝贺。
图说:泡芙塔总在重要场合登台亮相。
闪电泡芙、修女泡芙与泡芙塔,均为现代法国糕点奠基人马力·安托万·卡雷姆(Marie-AntoineCarême)首创。他说:“艺术有五门:绘画、雕塑、诗歌、音乐和建筑,而建筑的主要支流就是甜点。”泡芙塔可谓其成功实践,甜点变身艺术品。他著有《风景如画的糕点师》(年)、《巴黎皇家糕点师》()、5册《19世纪的烹饪艺术》()等,已为业内百科全书。
图说:现代法国糕点奠基人马力·安托万·卡雷姆。
说考法国甜点师证书是必考泡芙,那么,了解法式甜点也就从泡芙开始吧。
《劳动报·文华》年9月12日
袁念琪:年从农场考入大学,获法学士学位。年考入上海电视台,高级编辑(专业技术二级),获上海长江韬奋奖,上海市作协会员,入选《中国新闻年鉴》。年发表作品,获全国报纸副刊作品年赛一等奖,收入王蒙主编《中国最佳散文》。著有《上海品牌生活》、《上海门槛》、《上海姻缘》、《上海B面》和《零食当饭吃》等。
原标题:《泡芙数法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