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脓肿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艾灸巧用隔物施灸,疗效好
TUhjnbcbe - 2022/5/6 16:33:00

简述隔物灸历史

●东晋葛洪所著《肘后备急方》首次记载了隔物灸,详细描述了隔蒜灸、隔盐灸、隔椒灸、隔雄*灸、隔瓦甑灸等多种灸法的治疗和对应疾病,对后世隔物灸的运用产生了深远影响。如《肘后备急方·卷二》记载:“治霍乱烦闷凑满,又方,以盐纳脐中上,灸二七壮。”卷五有描述治疗一切*肿“取独颗蒜横截厚一分,安肿头上,炷如梧桐子大,灸蒜上百壮,不觉消,数数灸。”此外,还有隔蒜灸治沙虱、隔盐灸治*蛇咬伤、隔瓦甑灸治卒中风、隔雄*灸治下痢等。

●到唐代,孙思邈对于隔物灸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首次提出隔物灸治疗“瘴疡瘟疟*气”传染病的观点,《备急千金要方》详细记载了隔豆豉、薤、*土、面饼、附子、蒜、商陆、葶苈饼灸等八种隔物灸法。如《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二》中载:“治发背,小觉背上痒痛有异,即火急取净土水和为泥,捻作饼子,厚二分,阔一寸半,以粗艾大作炷,灸泥饼子贴著疮上灸之,一炷一易饼子。”《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三》中记载:“一切瘰疬在项上,及触处但有肉结,凝似作瘘及痈疖者,以独头蒜截两头留心,大作艾炷,称蒜大小,贴疬子上灸之。”

●宋金时期,又开创了不少新型隔物灸法,如隔葱灸、隔莨菪根灸、隔柏皮灸。南宋闻人耆年提出“将大蒜切片如钱厚,如无蒜,用净水和泥捻如钱亦可,贴在疮头上,以绿豆大艾柱灸可治疗疮*”。宋代王执中开始涉及隔物灸治疗内科疾病和急救的应用,如《针灸资生经·第三》:“腹中有积,大便秘,巴豆肉为饼,置脐中,灸三壮,即通,神效。”又在《针灸资生经·第三》中记载隔盐灸急救:“起死人,又盐纳脐中,灸二七壮。”

●明清时期,亦有所发展和创新,出现一些特殊灸法,如*腊灸、豆豉灸等。杨继洲在前人的基础上扩展了隔物灸所用隔垫物的种类,包括隔盐灸、隔药灸、隔姜灸、隔硫磺蒜饼灸、隔槐皮灸等。如《针灸大成·卷九》描述隔硫磺蒜饼灸治疗疮久成漏,“用白面、硫*、大蒜三物一处捣烂,看疮大小,捻作饼子,浓约三分,于疮上用艾灸二十一壮,一灸一易饼子”朱棣在《普济方》中对于隔物灸的描述多为总结性的,如隔*连巴豆灸结胸伤寒法、隔大蒜灸背疽、治瘰疬灸葶苈饼子法、隔葱饼治疗便秘等,该书记载比较完好,为后世隔物灸的运用提供了参考。

●到清代中后期,李学川开创了隔阳燧锭灸,顾世澄在《疡医大全》论述核桃壳灸法,用“大核桃劈开去肉,壳背钻一孔,内填溏鸡屎令满,将有屎一面合*顶上,孔外以艾灸之”,经改良后成为核桃皮灸,用于治疗眼部疾病,运用十分便捷、安全。

常用的五种隔物灸

现代临床常用的隔物灸,主要是隔葱、姜、蒜、附子、盐等。利用这些材料具有的特殊功效,配以艾灸能够起到更好的治病效果。

隔姜灸

隔姜灸适合治疗阳气不足引起的疾病,适用于一般虚寒证。对寒性呕吐、腹痛、泄泻、遗精,早泄、养胃、不孕、痛经,面瘫及风寒湿痹了效较好,也用于皮肤冷痛、冻疮、各种皮炎、疮癣等皮肤病。

在隔姜灸时,最好用本地的小土姜,药用价值好一些。然后,切成厚约2-5毫米厚的姜片,记住,姜片中间要用针或者牙签穿刺数孔,这样在艾灸时便于灸火透过姜孔更顺畅地进入人体。最后,在姜片上放置艾炷施灸。

灸到什么程度呢?一般来说,每次艾灸3-9炷(什么叫一壮或者一炷?姜片上的一个小艾绒,就叫一壮或者一炷),以穴区局部出现潮红时为宜。在施灸的过程中,当你感觉穴区有灼痛感时,可以略微把姜片提起来,防止皮肤灼伤。

隔蒜灸

隔蒜灸就是把大蒜切成薄片放在穴位处,然后在大蒜上施灸,这种灸法主要用于治疗脓肿*疮。

隔蒜灸之所以在治疗痈疽时疗效显著,是因为大蒜本身辛温喜散,具有消肿化结,拔*止痛之功效。《名医别录》中是这样介绍大蒜的:“散痈肿魇疮,除风邪,杀*气。”现代医学研究发现,大蒜具有超强的杀菌能力,可以防治肿瘤和癌症,还具有预防感冒、抵抗疲劳、抗过敏等作用。

隔蒜灸除了把蒜切成片进行艾灸,还可以把蒜捣成泥之后采取隔蒜泥灸。什么时候适宜隔蒜泥灸呢?脉脉艾灸提醒您当患处面积比较大,蒜片无法覆盖时,可以把大蒜捣成泥,然后将蒜泥压平盖在患处,再在上面施灸。

隔蒜灸的具体操作方法:取新鲜独头大蒜,将其切成厚约1-3毫米的蒜片,然后用针或牙签把蒜片中间刺几个小孔,放在穴区上,再在蒜片上放置艾炷施灸,每灸3~4炷之后换一个蒜片,然后继续施灸。一般一次施灸3-9炷。

隔葱泥灸

隔葱灸是一种古老的艾灸方法,较早的记载见于明代。《玉机微义》中记载:治疝病“用葱白泥一握置脐中,上置艾灼”。隔葱灸之所以有如此强大的威力,是因为葱白味辛、性温,是一剂解表药。

《本草经疏》中说:“葱,辛能发散,能解肌,能通上下阳气,故外来怫郁诸证,悉皆主之。”葱白可疏肝通络,宣通上下阳气,发汗解表。主治感冒风寒、阴寒腹痛、大小便不通、痢疾、疮痈肿痛、虫积腹痛等病症。

隔葱泥灸怎么操作呢?取葱白若干,剥去老皮,再把葱白捣成泥,平摊在穴位上,约3-5毫米厚,直径2~3厘米,然后在上面放艾炷进行艾灸。施灸至穴位处有烫感即为一炷,每次灸3-9炷。

为什么要把葱白捣成泥呢?是让葱的药性在艾火的作用下更好地释放出来,随着艾灸的温阳之气直达病灶,从而有效地治疗疾病。一般来说,隔葱泥灸适用于比较严重的病症,如重度风寒感冒、严重便秘、疮痈肿痛、虫积腹痛等。采用隔葱灸时,葱泥越烂越好。因为越烂的葱泥,药性更容易释放出来。

隔盐灸

隔盐灸是临床上最常用的隔物灸之一。关于隔盐灸的最早记录是《肘后备急方》,它主张用食盐填平脐窝,再上面置大艾炷施灸,以治疗霍乱(急性腹泻疾病)等急症。

《本草纲目》中也有记载:“霍乱转筋,欲死气绝,腹有暖气者,以盐填脐中,灸盐上七炷,即苏。”在现代中医上,隔盐灸的治疗的范围也有相应的扩大,可以用于治疗多种腹部疾病及其他病证,如痢疾、淋病、脱症等。因为隔盐灸具有回阳救逆、温中散寒的作用,对亡阳脱证,四肢厥冷,急性腹痛、吐泻等症有很好的疗效。

《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盐能“调和脏腑、消宿物、令人壮健”。在隔盐灸时,要让患者仰卧,暴露脐部,取适量的干燥食盐,放入脐中,填平肚脐眼,然后用艾条对着食盐灸到微烫就停,过一会接着再灸。也可以在食盐上放一块生姜片,再在生姜片上放置艾炷。当患者稍感皮肤烫热时,即可更换艾炷,直至穴区皮肤出现红晕为宜。

隔附子饼灸

隔附子灸,最早见于唐代孙思邈的《千金翼方》;隔附子灸之所以疗效不错,与附子本身的中药成分的分不开的。传统中医学认为附子属温里药,被称为“回阳救逆第一品”,它有超强的补火助阳功效,能驱散风寒邪气,治愈因受凉受寒而产生的病症。

关于隔附子灸的主治功效,《神农本草经》中记载:主治风寒咳逆邪气,温中,除寒湿,治手足折伤,拘挛、膝痛不能行走。现代中医认为,附子还能治疗肢冷脉微,阳痿,宫冷,心腹冷痛,虚寒吐泻,阴寒水肿,寒湿痹痛等病症。

隔附子灸也有两种灸法,一种隔附子片灸,另一种灸法是隔附子饼灸。这两种灸法本质上没有不同,不同的只是药力的强弱,隔附子饼灸一般针对病症较重的疾病,因为被磨碎的附子可以更好发挥其药性,在灸火的作用下,更好地抵达病灶,消除病痛。如果是隔附子片灸,你可以取熟附子用水浸透,再将其切成3-5毫米厚的附子片,中间用针刺几道孔,放于穴区,在上面放置艾炷施灸。施灸时,脉脉艾灸提醒你若发现附子片被艾炷烧焦,应及时更换附子片。一般一次施灸3-9炷。

如果是隔附子饼灸,你可以取适量的附子,将其切细研末,以*酒调和作饼,饼的厚度在4-5毫米,用针将饼刺几道孔,放在穴位上,再把艾炷放在上面进行施灸。如果附子饼被艾炷烧焦,可以更换后再灸,以穴区皮肤出现红晕为宜。

培训热线丨

·艾灸在海外发展现状:传统艾灸在国外面临的挑战

·屠呦呦入围BBC"20世纪最伟大的人",与爱因斯坦并列

·艾灸三大误区!最基本艾灸常识,可惜很多人都中招

·国家中医局《我们的中医药》:艾草载入官方宣传片

·人民日报:病人为何越治越多,说明医学已入误区

·今日头条:国家中医局发文,全国排查养生保健服务

·艾草崛起:我们原创纪录片《艾草中国》新闻发布会

·艾草食品:艾草空心挂面热卖!艾草美食即将崛起

·艾灸培训:中国艾灸培训领导品牌、每月3日准时开课

大会培训出版视频文化会员理事分会非遗语录

扫码联系我们丨手机

国际灸法大会

世界艾草大会

艾灸馆长大会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注册会员详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艾灸巧用隔物施灸,疗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