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诊病例:不明原因反复肠梗阻
申请科室:肺病科
会诊时间:年3月24日
参加科室:脾胃病科外科放射科营养科医务科及肺病科全体医生。
李加美住院医师汇报病历
病历资料:患者李某某,男,58岁,主因胃癌术后28个月,腹痛反复发作25个月,加重2天于-03-:10门诊以“腹痛”收治入院。
现病史:患者于28个月(.9月底)前因胃脘部疼痛在我院行胃镜检查提示:1.胃体癌;2.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病理报告示:(胃体)腺癌。于年10月7日在医院手术治疗,行全胃切除术,术后化疗(口服替吉奥)5个疗程。术后2个月后患者出现腹痛,诊断为肠梗阻,住院治疗后好转,此后患者腹痛反复发作,曾查结肠镜未见异常,全腹部CT未见肿瘤转移征象,多次诊断为肠梗阻,经住院予胃肠减压及对症治疗均可缓解。入院前2天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腹痛,呈持续性,为全腹胀痛,以脐周明显,无发热、寒战,无他处放射痛,无呕吐、腹泻,排便不畅,于家中自行灌肠治疗,腹痛有所缓解,为求系统诊疗而入院。自发病以来,患者精神不振,纳食差,夜寐差,大便干,小便可,体重无明显变化。
既往史:既往陈旧性肺结核病史40余年;*疸型肝炎病史3余年;2年前患肺脓肿,经治疗后好转;肺气肿病史2年。吸烟史30余年,日约30余支,已戒烟5年。静点“脂肪乳、白蛋白”可出现发热,否认其他药物过敏史。
查体:腹部正中可见长约20cm纵行手术疤痕,全腹压痛。
辅助检查:
腹透示:腹部肠管内两个液气平面影。
心电图示:窦性心律,STIIlllaVF略压低。
上、下腹部增强CT示:1.胃癌术后改变,肠系膜结构紊乱。肝内外胆管略扩张。右下腹小肠肠管增厚水肿,炎性改变可能。2.胆囊窝区异常灌注。3.肝右叶钙化灶。肠系膜多发钙化灶。所见心膈角区钙化灶。4.左肾盂小结石考虑。
肝胆胰脾彩超示:肝实质光点粗糙,胆囊稍大伴结石,胰、脾目前未见明显占位性病变。
血常规:白细胞3.69×10^9/L↓,血红蛋白.0g/L↓,红细胞压积32.1%↓,肿瘤五项:铁蛋白16.64NG/ML↓,胃镜、肺CT结果待回报。
治疗:给予禁食水,胃肠减压,抑酸、补液等治疗后好转。
病情变化:患者于-03-10凌晨4时出现发热,体温39摄氏度,伴咳嗽咳痰。发热持续6天,最高为39.3摄氏度。
目前诊断:
1、肠梗阻
2、胃癌术后
3、肺气肿
4、白细胞减少
5、轻度贫血
会诊目的:
1.外科:患者术后反复肠梗阻的原因及解决方案,如何预防术后发生肠梗阻。
2.脾胃病科:患者既往肺结核病史,在机体免疫功能低下的情况下,是否会出现腹膜结核可能,进而导致患者反复发生肠梗阻。中医方面如何治疗。
3.营养科:针对此类患者,给予营养指导。
4.放射科:解读患者影像学特点。
高梅娟主治医师(放射科副主任):从影像学角度看此患者腹部增强CT可见右下腹小肠肠管增厚水肿,因未扫及盆腔,不能连续观察肠管情况,翻阅患者既往影像检查,曾有少许腹水,肠管管腔增厚水肿,炎性改变可能性大。患者全胃切除术后,肠管位置发生改变,肠系膜结构紊乱,有肠扭转特点。可进一步完善盆腔增强CT。既往曾患结核,心膈角区钙化灶,与陈旧性结核有关。
郭潇主治医师(营养科主任):患者手术后,胃动力差,胃肠功能减弱,胃肠道容纳性、收缩性差,受凉后、进食不合理后可出现肠梗阻。同时患者贫血,胃肠粘膜萎缩,也可影响患者消化功能。建议其每顿进食量固定,可少餐多次进食,进软烂易消化食物,保证每日热量充足。
李伟副主任中医师(外科主任):从诊断角度,主要观察肠梗阻是否为绞窄性肠梗阻很关键,血运如何,是否需要急诊手术。肠梗阻一般分绞窄性肠梗阻和非绞窄性肠梗阻。本患者经胃肠减压、灌肠治疗后好转,故诊断为非绞窄性肠梗阻。诊断手段:腹部CT虽可见水肿,但对于不全性肠梗阻,口服泛影葡胺ml,观察24小时是否进入大肠,如果可进入大肠,说明通畅性尚可,同时行腹部CT检查可查看梗阻部位可诊断。治疗方面,注重饮食方面的宣教。此患者反复梗阻,考虑与手术有关,必要时行剖腹探查术以明确。
刘芳主治医师(医务科副主任):患者症状明显,不明原因多次肠梗阻患者进行多学科会诊,从多角度诊治,可尽可能的避免误诊漏诊。
王文兰主任中医师(脾胃病科主任):此患者既往曾患结核,整个腹膜有钙化灶,且行手术治疗,肠道基础差,肠易粘连,患肠梗阻概率变大。腹痛发病涉及脏腑与经脉较多,病理因素主要有寒凝、火郁、食积、气滞、血瘀。病理性质不除外寒、热、虚、实四端。四者往往相互错杂。本病的基本病机为脏腑气机阻滞,气血运行不畅,经脉痹阻。治疗腹痛多以“通”字立法,应根据辩证的虚实寒热,在气在血,确立相应治法。
会诊后诊疗方案:1.完善盆腔增强CT;2.饮食宣教;3.口服泛影葡胺后行腹部X线检查,必要时行腹部探查术。
出院回诊方案:患者年3月27日出院,住院8天。经多学科会诊后调整治疗方案,患者腹痛缓解,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