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入院前3天余无明显诱因后出现右下腹痛,1天前腹痛逐渐转移至右下腹,并逐渐加重,伴有腹泻数次,行右下腹阑尾略增粗,诊断为急性阑尾炎,收入院,入院后行全麻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返回病房后,诉眼睛疼痛不适,伴有异物感、畏光、流泪等不适。
眼睛是人体的重要器官,患者全身麻醉后便失去了自我保护能力,由于手术室的护理工作具有不间断性、紧迫性、直接性、压力大等特点,在手术过程中病人眼睛如果得不到保护就很容易受到损害,眼睛常常会有不同程度的异物感、干涩、畏光、酸痛、流泪等自觉症状,严重的患者会出现结膜充血、角膜炎、甚至角膜溃疡。术中卧位摆放不当或术中忽视对患者眼部的保护,可以造成患者手术后视力下降甚至失明。
手术患者出现眼部并发症的原因可能与以下方面有关:
(1)生理性损伤,手术患者麻醉后抑制了人体眼睛正常的保护功能,即眼睛正常情况下通过上下眼睑得不停地眨动,将泪腺分泌的泪液均匀地涂在眼角膜表面从而形成一层透明完整的泪膜,从而达到湿润和保护眼角膜的作用;全身麻醉进入外科手术麻醉期的表现之一是瞬目反射、睫毛反射消失,致角膜失去保护层,瞬目反射消失;部分手术患者醉后眼睛没有完全闭合,眼球外露容易导致角膜干燥,手术后患者就会暴露性眼角膜炎症状(如感到眼睛干涩、流泪等),重者会出现角膜损伤、角膜溃疡。
(2)物理性损伤,在俯卧位手术过程中由于各种操作(如拖、拉、拽、碰撞、摩擦)、麻醉时的面罩吸氧和操作、头托摆放位置不当等均可使眼球角膜上皮层受到损伤,各种病原体趁机而入引起炎症。
(3)体位性损伤,患者手术时取卧位,由于重力的作用和支撑点的改变,导致头面部静脉淤血。有报道认为,眼部静脉系统由视网膜中央静脉、涡静脉、睫状前静脉组成,胸部体位垫过硬可压迫胸腔,使胸内压上升,阻碍上腔静脉回流,致眼周静脉回流不畅,使房水出路受阻,眼内压升高,促使球结膜水肿发生,眼球的压力增高使眼内压升高,超过了视网膜的灌注压,致视觉器官的供氧不足,进而引起眼球损伤。术后患者容易出现眼睛酸痛、视力下降等不适症状。
预防和护理
(1)调节适宜手术室环境调节手术室内温度为22~25oC,湿度为40%~60%,减少手术患者角膜的水分流失。患者麻醉后以适量四环素眼药膏均匀地涂于患者的眼角膜,然后将患者的上下眼睑用蚕丝胶布粘贴闭合,术中定期(每隔1h)以两指并拢指腹轻按着患者的眼睑皮肤对眼球进行轻轻按揉30S。按揉有助于使眼部处于相对密闭潮湿的环境,湿润角膜,改善眼睛血液循环,同时可以检查眼睛是否受压等情况,及时纠正不良情况。对眼睛采取这种人性化的护理措施可以充分体现了手术室“以人为本”的护理服务理念,减少了患者不必要的痛苦,有助于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2)合理安置体位选择合适的体位垫,选择符合手术患者生理结构的头垫,根据患者颜面部受力点情况,调整嗜喱垫的厚度及大小,使局部压强减小、缓解其压力;嗜喱的底部放置一面反光镜,以方便观察面部受压及气管导管的情况,为防止眶上神经受压避免将头垫固定在眉弓上合理安置体位选择合适的体位垫,选择符合手术患者生理结构的头垫,根据患者颜面部受力点情况,调整嗜喱垫的厚度及大小,使局部压强减小、缓解其压力;嗜喱的底部放置一面反光镜,以方便观察面部受压及气管导管的情况,为防止眶上神经受压避免将头垫固定在眉弓上;患者眼部应放于头垫的凹陷处,这样可以避免眼睑部皮肤接触头垫而压迫眼球。
(3)合理而轻柔的操作进行麻醉诱导时选择合适的面罩,避免面罩的边缘压迫眼球;移动病人时动作轻稳,避免摩擦和压迫眼球;为了减轻俯卧位引起眼睛内血液回流障碍而导致患者结膜水肿的情况,术中提醒手术医生适当加快手术的进度以缩短时间。
综上所述,通过在全麻俯卧位手术中应用适当的眼睛护理措施,能有效减少手术眼睛护理风险因素的发生,保证手术患者的安全。提高手术室护理服务质量首先要更新护理理念,其次是不断创新,只有在实践中断完善和提升优质护理服务,才能提高手术室的整体护理水平和赢得病人的肯定。
参考文献[1]傅朝文,张羽.红霉素眼膏对预防全麻手术患者发生暴露性角膜炎临床观察[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16(5):.[2]尹学*,谢卫农,司家英.脊柱手术时俯卧位致患者左眼失明一例『J1.中华麻醉学杂志,,4(25):-.[3]孙大金.实用临床麻醉学[M1.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4]李丽.全麻手术患者术中眼部保护方法的探讨[JJ.中国误诊学杂志,,8(10):—.[5]范*民.俯卧位手术时导致患者球结膜水肿的原因与预防江苏医药,,36(17):.[6]邓晨晖,徐力维.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探讨f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18(10):—.